
主機外形:1400*1120*1800(L*W*H)
設備重量:約 650KG
輸入電壓:220V
輸入功率: 4.0KW
工作氣壓: 0.4-0.7MPa
工作效率: 6秒/個 600個/H

自動沖芯機在電機轉子生產線中扮演著關鍵角色,主要負責將軸承等關鍵部件精準地壓裝到鐵芯中。
材料準備:確保鐵芯、軸承等所需部件的供應充足,且質量符合生產要求。
設備檢查:對自動沖芯機進行全部檢查,包括機械部件、電氣控制系統、傳感器等,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。
參數設置:根據生產要求,設置自動沖芯機的各項參數,如壓裝力、壓裝速度、保壓時間等。
自動上料:利用自動上料裝置將鐵芯輸送到指定位置,并進行初步定位。
精準定位:通過機械傳感器對鐵芯進行精準定位,確保軸承壓裝位置的準確性。
快進階段:壓頭以較快的速度接近鐵芯,減少非工作時間的浪費。
探測階段:當壓頭接近軸承壓裝位置時,降低速度進行探測,確保壓頭與轉子的準確接觸。
壓裝階段:一旦探測到接觸,壓頭按照設定的壓裝速度和壓力進行壓裝,直至達到預定位置。
保壓階段:在達到預定位置后,保持一定的壓力和時間,以確保軸承與鐵芯的緊密結合。
返回階段:保壓時間結束后,壓頭自動返回至初始位置,準備下一次壓裝。
在線檢測:在壓裝過程中,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壓裝力和壓裝深度等參數,確保壓裝質量。
離線檢測:對壓裝完成的轉子進行離線檢測,包括外觀檢查、尺寸測量、旋轉測試等,確保軸承與鐵芯的結合質量符合生產要求。
自動下料:將壓裝完成的轉子自動輸送到下一道工序。
數據記錄:記錄每次壓裝的數據,包括壓裝力、壓裝深度、保壓時間等,以便進行質量追溯和分析。
規范操作:在操作過程中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
維護保養:定期對自動沖芯機進行維護保養,包括清潔、潤滑、檢查等,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提高生產效率。
綜上所述,電機轉子自動沖芯機的工藝流程是一個高度自動化、精準控制的過程,通過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和設備,能夠顯著提高電機轉子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

自動沖芯機的整體技術方案旨在提高鐵芯與轉軸裝配的自動化程度,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
一、技術方案概述
自動沖芯機通過集成機械、氣動、電氣控制等技術,實現鐵芯與轉軸的自動對準、壓裝及檢測。該方案旨在減少人工干預,提高裝配精度和一致性,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和維護難度。
二、主要組成部分
工作臺與支架系統
工作臺:用于放置鐵芯及裝配過程中的輔助工裝。
支架:支撐工作臺及氣動、電氣等組件,確保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剛性。
氣動系統
氣缸:作為動力源,驅動壓頭或夾具等執行元件進行直線運動。
增壓泵與電磁閥:提供穩定的氣壓源,并通過電磁閥控制氣缸的動作,實現精準控制。
機械傳動與定位系統
皮帶傳輸帶:用于實現鐵芯水平方向上的精準移動。
轉軸定位裝置:通過氣缸或電機驅動的定位塊,確保轉軸在裝配過程中的準確位置。
鐵芯定位工裝:用于夾持鐵芯,防止在裝配過程中發生偏移或旋轉。
電氣控制系統
PLC控制器:作為核心控制單元,負責接收傳感器信號、執行控制邏輯,并驅動氣動、機械等執行元件。
傳感器:包括位置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等,用于實時監測裝配過程中的關鍵參數。
三、工作流程
上料與定位
通過機械臂等上料裝置,將鐵芯和轉軸分別放置指定。
利用傳感器及治具對鐵芯和轉軸進行定位,確保它們處于正確的裝配位置。
自動對準
通過傳感器及治具調整鐵芯和轉軸的位置,實現自動對準。
壓裝
伺服電機驅動壓頭下壓,將轉軸壓入鐵芯中,完成裝配過程。
在壓裝過程中,電氣控制系統實時監測壓力、位移等參數,確保裝配質量。
檢測與下料
利用傳感器對裝配后的電機轉子進行檢測,確保裝配質量符合要求。
將合格的電機轉子輸送至下一道工序,不合格的則進行返工處理。
四、技術創新點
氣動驅動:采用氣動系統代替傳統的液壓系統,降低制造成本,減少油污污染,便于維護維修。
智能控制:通過PLC控制器和傳感器實現智能控制,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
綜上所述,自動沖芯機的整體技術方案是一個集機械、氣動、電氣控制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。該方案能夠顯著提高鐵芯與轉軸裝配的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,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和維護難度。

本機用于轉子軸、 鐵芯的壓入設備,人工加裝原材料,自動完成送料、分料、入軸壓好后自動送出來集成式設計。
占地小,效率高入軸采用伺服電缸壓入, 鐵芯的上料方式為吸嘴, 軸的上料方式為漏斗式。壓裝完成后推動芯片有序自動送入鏈條線上,簡單可靠。
